河源同乡论坛2009年度工作总结

深圳南山电脑维修
农业 | 财经 | 教育 | 专题 | 招商 | 感动河源 | 河源景点 | 魅力河源 | 美体瑜伽 | 河源摄影 | 精彩户外 | 种植频道 | 养殖频道 | 东江河畔月刊
热烈祝贺河源同乡论坛建坛四周年
东江河畔网新闻国内新闻

新生代农民工:希望有和城里人一样的社会保障

2011-03-08 10:23:47 作者:下雨天 来源: 浏览次数:0 网友评论 0

新生代农民工:希望有和城里人一样的社会保障

团内蒙古区委近日发布的《内蒙古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问题调研报告》显示,“80后”、“90后”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内蒙古农民工的主体,他们渴望能在城里闯出一片自己的天地。内蒙古近260多万的外出务工人员中,新生代农民工总数约有166万人,已经占外出务工总人数的一半还多。

新生代农民工和自己的父辈不同——父辈为了养家糊口到城市打工,心里感觉自己只是城市的“过客”。而新生代农民工正逐渐褪去乡土气息,从穿着到思维都和城里的青年没什么两样。他们渴望融入城市,成为新市民。

“我们和城里人一样,长期在城里工作、生活。但不平等的社会待遇,让我们处处觉得低人一等。”白吉庆说。

今年28岁的白吉庆已经在城里打工10多年了,虽然已在城里娶妻生子,穿着和说话跟城里人没什么两样,可他却总感觉自己是个外乡人。

“我和家人的户口还在农村,享受不到任何城里人的社会福利。”白吉庆说。

白吉庆来自内蒙古清水河县的农村,现在在呼和浩特市一家装潢公司当木工。他初中毕业就出来打工,最初的想法很简单——渴望像城里人一样生活,“住楼房,享受社会福利,子女能上好一点的学校,希望有和城里人一样的社会保障。”

团内蒙古区委的《内蒙古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问题调研报告》显示,制约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的因素主要有:身份不明确——新生代农民工已经脱离了对土地的依赖,长时间在城里做工,但由于户籍的原因新生代农民工不是真正的产业工人,享受不到社会救济、经济适用房、廉租房、保险等社会保障,他们处在“农民”和“市民“之间的尴尬地位;工资待遇低——2010年内蒙古新生代农民工通过加班获得的月平均工资也只有1300元,不足城市在岗职工月工资的47%,仅够维持本人的最低生活水平;社会上没有话语权——调研发现,很多企业忽视员工利益,员工和企业之间劳动争议缺乏沟通机制。

“对于新生代农民工而言,要想实现在务工城市长期稳定就业、生活的目标,必须至少享有医疗、养老等3种以上的社会保障。”内蒙古自治区人大代表高晓路说,要想让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,要健全法律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,政府要出台帮他们改善生活的政策。

“高中毕业后就出来了,小时候也没干过什么农活,毕业后就跟着朋友一起出来打工。”赵友启说。

来自内蒙古通辽市农村的赵友启,今年26岁,目前是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金川开发区一家私企的普通职工。 为了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,赵友启在外打工8年,先后到过北京、重庆等大城市。

据记者了解,像赵友启一样的新生代农民工和老一代农民工不一样,高中、技校、大专文化程度的占50%以上,他们不再老老实实地待在最脏、最累、最“没出息”的工作岗位上,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更好的发展。

团内蒙古区委的《内蒙古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问题调研报告》显示,92.4%的新生代农民工进城务工是为了实现理想,其中50%的人表示将在务工城市安家。

同时,新生代农民工往往一跨出校门便进入城市打工,他们不愿回乡务农,也不会务农。调研报告显示,只有8.5%的人选择将来回家种地。

“同龄人都出去发展了,留在村里务农会被笑话。”赵友启觉得,他根本就没有退路,只能硬着头皮打工,不然真的不知道回乡能干什么,怎么生活下去。然而,在城市打工却充满着艰辛和苦涩,一年到头的打拼只能维持自己的基本生活,这让赵友启感到很是彷徨。

“我到不同的城市打工只是想找到更好的发展机会,得到城里人的认同,成为能和城里人一样的市民。”赵友启说。
 

[错误报告] [推荐] [收藏] [打印] [关闭] [返回顶部]

意高眼镜 品牌太阳镜 眼镜架 镜片 近视偏光太阳镜淘宝店

最新图片文章

最新文章